作者:註冊中醫任醫師
本月連番看到有關中藥安全的新聞,一則關於中藥加工問題,另一事件則懷疑湯水材料混雜有毒植物。中藥取於大自然,藥材經歷採集、保存、炮製、檢測等過程,才到達藥房,每個步驟都有其標準。若有不慎,或者爲了減低成本而忽略應有的要求,都會影響中藥品質。
第一宗新聞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揭發枸杞的無良加工。枸杞是常用藥材,除了醫師會處方外,市民也會自行購買作食療。可是,由於枸杞容易變色、發霉,有商人會使用硫磺熏蒸,本次新聞發現有商人使用工業用硫磺,以降低成本,也保持枸杞顏色鮮艷,卻將他人置於險地。
市民選擇枸杞時可從「色香味」簡單分辨有沒有過度加工:視覺上,枸杞不應呈艷紅色,若曾染色,尖端部就會沒有白點;嗅覺上,藥材不應帶有刺鼻的酸味。如果都沒有察覺問題,才可以將藥材放入口中,枸杞味甘,嚐起來不會苦澀。
第二宗新聞是在香港市民飲湯後出現中毒反應,懷疑五指毛桃混雜有毒植物。五指毛桃是常見的湯水材料,因為五指毛桃能補氣,效用近似黃耆,所以有南耆之別稱。可是,由於五指毛桃和斷腸草的根部有相似之處,所以有機會混淆兩種植物。
早在2019年,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刊登了一份刊物,整合過往中毒案例:「在6個受影響羣組中,4個羣組所涉的五指毛桃是由患者本人或其親屬從中國內地(包括廣東和廣西)帶入本港,另外兩個羣組所涉的五指毛桃則在本地街市購得。」而根據報道,本次新聞涉及的五指毛桃並非在香港購入。
劣質的藥材不僅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,甚至可能危害健康,故此,市民應從持牌的中藥材零售商購買藥材,避免選擇來源不明、價錢明顯便宜的商品。
參考資料:
Comments